政策法规

安全教育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政策法规 > 安全教育

山东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意见

来源: 日期:2021-12-20点击:

山大字〔2020〕42号


实验室是学校培养和集聚创新人才、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、开展学术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,是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为进一步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机制,提升实验室建设管理规范化水平,促进实验室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,提出以下实施意见。

一、总体要求

(一)指导思想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贯彻落实学校发展战略,对标国内外一流实验室,加强规范化、标准化建设与管理,打造公共实验平台,强化实验室开放共享,充分发挥实验室育人功能,建设符合学校“双一流”目标要求的高水平实验室,夯实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学科建设、创新转化、社会服务的战略支撑基础,提升学术核心竞争力,助推学校实现“由大到强”历史性转变。

(二)基本原则

坚持顶层设计。落实学校发展战略,加强规划、健全体制、完善制度、明确权责,规范实验室准入、建设、管理、运行、评价流程,实现全链条、全方位、全过程管理。

坚持分类分级管理。根据功能,将实验室分为教学为主类实验室(以下简称“教学实验室”),包括开展实验教学的公共基础实验室、专业基础实验室、专业实验室以及创新实验室等;科研为主类实验室(以下简称“科研实验室”),包括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平台所属实验室,教学科研单位(以下简称“二级单位”)自主设置的学科实验室等;公共服务类实验室,主要指校级大型仪器公共技术平台等。各类实验室实行学校、二级单位、实验室三级管理。

坚持共享共用。推进学科、学院、校企共建实验室,打造公共实验平台,促进学科汇聚融合交叉创新、产学研协同育人,逐步打通各类实验室之间的边界,鼓励实验室在完成正常教学、科研任务的前提下面向校内外开放,推进共建共用、开放共享,促进实验室效益充分发挥。

坚持育人为本。充分发挥实验室在“三全育人”中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作用,培养学生勤奋笃实、严谨求真的优良学风,锤炼学生敢于探索、勇于创新的思想品格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管理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

坚持共同治理。强化校院协同、部门协同、校区协同,充分发挥二级单位主体作用,激发师生能动性、创造性,凝聚共识、协同发力,强力推进规范化建设、标准化管理,源头控制、标本兼治,补齐短板、增强内涵,提升实验室软硬件质量,破解实验室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盲点、痛点、堵点,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精细化、科学化水平,提升实验室综合治理能力。

(三)总体目标

通过深化改革、综合治理,构建主体明确、层级分明、权责明晰、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,把实验室建成适应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要求的,建设标准规范、运行管理高效、文化氛围浓郁的,孕育重大原始创新、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国家战略重大科学技术问题、培养新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。

二、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机制

(四)健全领导架构

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工作委员会组织架构,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委员,相关校领导担任副主任委员,委员由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。切实发挥实验室工作委员会作用,指导学校实验室规划建设与发展运行、公共技术平台的设置与布局、实验室安全管理等工作;对实验室建设管理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;对二级单位和职能部门的实验室管理工作进行宏观指导。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。威海校区、青岛校区建立相应管理架构,在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。

(五)明确部门职责

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: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主责部门。负责统筹协调实验室工作委员会相关工作;牵头制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重要制度;负责教学实验室、大型仪器公共技术平台规划、建设与管理;负责推进实验室规范化建设、标准化管理;牵头组织实验室绩效评价;负责实验室备案;参与实验室设计方案论证审核;指导实验室文化建设等。

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部:负责实验室发展规划宏观指导,参与实验室建设论证等。

科学技术研究院、人文社科研究院:负责科研实验室的规划、发展指导、准入退出;参与科研实验室设计方案论证,牵头负责建设验收;参与实验室绩效评价等。

人事部:负责保障实验室工作管理队伍;牵头负责高端实验技术人员引育;指导实验技术队伍规划、建设、发展等。

本科生院:负责本科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指导;参与教学实验室准入审核、绩效评价等。

研究生院:参与科研实验室发展规划、绩效评价等。

后勤保障部:负责实验室水电暖通等公共基础设施维护;负责实验室修缮工程方案设计、组织论证审核、建设施工及工程验收等。

公安处:负责实验室消防安防设施维护管理;参与实验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论证审核,负责实验室建设消防安防验收等。

基建部:负责新建实验室建筑设计建设;参与实验室设计方案论证审核等。

信息化工作办公室:负责实验室信息化设施管理;参与实验室设计方案论证审核;负责实验室建设信息化相关项目验收等。

财务部:负责审核实验室建设经费来源及需求;指导实验室经费使用管理;参与实验室绩效评价等。

威海校区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、青岛校区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:参与研究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重要事项;负责本校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相关工作。

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其他职能部门应全力配合工作。

(六)压实主体责任

各二级单位是本单位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主体,负责本单位实验室规划论证、设计建设、运行管理、日常管理、安全管理等。二级单位应明确实验室工作分管领导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,开展相关工作。

各实验室是本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直接责任主体,实验室负责人、指导教师是直接责任人,负责落实学校及二级单位相关规章制度,承担实验室建设方案设计、内部管理、安全管理等具体工作。

三、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

(七)严格准入、退出

实验室准入和退出是实验室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本关口。科学的实验室准入是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,严格的实验室退出是推动实验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途径。

学校坚持目标导向、任务导向,分类制定实验室准入退出管理办法。高起点设置实验室准入基本条件和目标要求,严格实验室准入发起、审核、批准、备案流程,明确各实验室、二级单位、相关职能部门各环节职责。对已建成的实验室实行初始化审核备案,做到实验室准入审批全覆盖。

严格实验室退出机制,不再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实验室应及时退出,重新配置实验室空间及内部资源;对管理不到位、运行效益低下的实验室,提出整改要求及整改期限,无法如期完成整改的实验室实行强制退出。

(八)加强规范化建设

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是实验室工作的基础环节。从源头上规范实验室建设,提升实验室专业化、科学化水平,是实验室安全、健康、高质量运行的先决条件。

学校坚持规范导向、质量导向,制定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办法及实验室设计规范指南,严格规范实验室设计、建设流程。

坚持凡建设必有设计方案,凡建设必经论证审核。实验室应按照学校规范指南及国家、属地、行业标准进行设计,形成设计方案;二级单位、职能部门坚持从实验室建设内涵、规模、目标、任务等方面,对实验室设计方案进行论证、审核,对实验室建设经费需求、设备配置、空间使用、消防安防、技术安全、信息化配套等严格把关。实验室建设须由专业队伍按照设计方案实施,并做好安全防护、环境保护等工作。实验室建设完成后,须经相关职能部门验收备案方可投入使用,严禁未经审核私自进行实验室建设。

(九)大力实施标准化管理

实验室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关键环节。管理的标准化、制度化、程序化能有效降低实验室运行成本、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、提升实验室环境质量。

学校坚持“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、安全、素养”的管理理念,制定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办法,编制标准化管理操作手册,全面实现实验室标准化管理。采取试点先行、重点突破、全面推开的方式,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,打造布局优化、运行有序、整洁舒适的实验环境。强化标准化管理督导检查,根据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情况评选星级实验室,作为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二级单位按照学校要求组织推进实验室标准化管理,建立实验室管理日常检查制度及奖惩措施。鼓励学生全面参与实验室运行管理,要求学生参加实验室日常整理整顿、清扫清洁,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意识能力和热爱劳动的习惯素养。

(十)全面强化安全管理

安全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实验室安全关系到师生医务员工生命安全和学校安全稳定大局。牢固树立“安全高于一切,责任重于泰山”的安全理念和“万无一失、一失万无”的底线思维,夯实实验室安全基础,是教学科研有序开展的根本和前提。要坚持问题导向、责任导向,全面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。

强化安全顶层制度落实。落实《山东大学一校三地安全稳定工作体系建设方案》(山大党字〔2019〕47号)、《中共山东大学委员会关于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》(山大党字〔2020〕71号)等文件要求,在学校安全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,构建实验室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。

强化技术安全管理。与时俱进完善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,构建涵盖安全教育培训、分级分类、危险化学品安全、危险废物安全、生物安全、辐射安全、责任追究等内容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,实现实验技术安全全链条、全覆盖管理。

强化安全教育培训。构建立体化的安全教育体系,开展多层次、多形式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,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宣传阵地,提高全校师生医务员工的实验室安全意识。严格实验室安全教育强制准入,加强应急知识技能演练,提高师生化解安全风险的技能。

强化危险化学品管理。对危险化学品的审批、购买、校内运输、存储、使用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控与管理,特别要加强剧毒、易燃、易爆、易制毒、易制爆化学品的安全管理,落实“五双”管理制度,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。

强化安全分类分级。根据实验室危险源的特性和导致(引发)危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安全风险评估,对实验室安全风险进行分类、分级管理;根据不同风险等级,确定专业化安全管理和预防措施,实现精准管理、动态管理,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之内。

强化安全责任追究。明确实验室安全责任种类、追究类别、认定主体、认定流程等,对未全面正确履行工作职责或因管理、实验操作、设备使用不当等出现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或造成安全事故的,由相关部门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逐级追究相应责任。

二级单位负责本单位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统筹管理和落实,制定契合学科特点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,逐级分层落实安全责任,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岗、落实到人,贯穿教学科研各环节。

(十一)强化绩效评价

绩效是反映实验室建设、管理、运行质量的重要标志。科学的绩效评价是检验实验室建设成效、促进实验室效能充分发挥的有效措施。

学校坚持绩效为上,制定实验室绩效评价办法,分类设置评价指标,建立实验室建设质量、安全管理、开放共享、效益产出、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指标体系,以二级单位为主体进行绩效评价。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,发挥绩效评价结果在实验室资源配置中的指挥棒作用。将二级单位实验室绩效评价结果纳入中层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指标,并作为对二级单位实验室建设管理经费投入,实验技术人员引育、职称评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。

二级单位根据评价指标加强本单位实验室建设与管理,制定本单位考核评价实施细则,组织自评,立行立改。

(十二)提升文化内涵

文化是实验室软实力的重要体现。先进的实验室制度文化、精神文化、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,提升实验室的文化品质,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。

坚持文化引领,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着重凝练以山大精神为内核、学科专业传承为特色的实验室文化,提升师生的归属感、自豪感、责任感。强化实验室制度规范教育,养成人人尊崇制度、人人践行制度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。优化实验室内外形象设计,打造学科专业标识系统,增强实验室的可展示性,营造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,发挥实验室的美育功能。激发师生探索创新的源动力,不断提升师生的科学素养和奋发作为的精神追求。

四、组织实施

(十三)统一思想

全校上下要充分认识实验室在加快“双一流”建设、实现学校“由大到强”历史性转变过程中的战略支撑作用,打破实验室建设固化思维,实现由教学型向新型研究型大学实验室建设的理念转变,发挥各级组织优势,统一思想,形成共识,大力推进实验室建设管理改革。

(十四)加强协同

各职能部门切实做好服务保障、业务指导、管理监督,各二级单位切实发挥主体作用,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、主动性,建立齐抓共管、各负其责的协同工作格局,形成上下贯通、步调一致的工作合力。

(十五)建强队伍

壮大实验室建设管理专门力量,增加实验室管理部门岗位人员。优化实验室规划建设学科专家队伍,加强校内实验室安全督导队伍,组建实验室环境卫生检查队伍,聘请第三方机构或专业从事安全管理的专家,对实验室建设、管理、安全进行专业指导和督导检查。鼓励二级单位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力量,承担本单位实验室公共服务管理工作。

(十六)稳定投入

二级单位应按照《山东大学学院综合预算改革实施方案(试行)》(山大字〔2020〕6号)要求,设立实验室建设管理、安全运行专项经费,由学校统一划拨,纳入单位综合预算。同时,鼓励二级单位积极拓展外部资源,利用自筹收入(包含各类创收收入和科研经费收入等)对本单位实验室建设经费进行相应补充,保障实验室的规范运行。